我大概不是那種能把粉專經營的好像個人事業的八爪強人,
(畢竟縮短工時意味著上班節奏非常精實,在家的時間就專注在家庭上,也多了一點能夠自己運用的時間再加強有興趣的題材)
更低調不想揭露太多工作或生活中的細節。
但偶爾知道接生過或看診的媽媽寶寶安好,就會開心了;在時間許可下能夠稍稍回答一些門診問不到或不用去門診的小問題,也還在我能負擔的範圍內。醫生的記性都很好,其實我真的是會記得孕產婦的小故事。
中部的媽媽因為資源侷限,的確能運用的檢查少很多(超音波不夠好,操作人員不夠多),不過至少能多了解一下現在大家都是怎麼做篩檢的,而不是受限於自己產檢醫院的資源得到片面的資訊,能夠上網尋找能提供這類檢查的地方。
偶爾有聽說“NIFTY“就是”羊膜穿刺“的說法,這是完全不對的!
很重要所以說三次,
“NIFTY不等同羊膜穿刺”
“NIFTY不等同羊膜穿刺”
“NIFTY不等同羊膜穿刺”
隨著技術進步,產科醫師手上有更多的檢查工具,能夠有效運用,有機會才能早期找出更多問題。
PS 雖然對於不太上相 有點膨皮的嬰兒肥臉照有點意見,不過看文字內容更重要喔~~